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题目
湖北李宪除帅启 南宋 · 曹彦约
 出处:全宋文卷六六六二、《昌谷集》卷七
恭审上游谋帅,宪长辍贤。
暴胜之仗斧绣衣,方持汉节;
羊叔子轻裘缓带,合镇荆州
我有二天,国重九鼎
恭惟某官岷峨合秀,参井储祥。
胸次准绳,得国史编年之学;
笔端经纬,如制科过閤之文。
名联雁塔之芳,足接麟台之武。
宣化自优于循吏,观风已劳于使臣
厥今襄汉之郊,孰为都会;
自昔吴蜀之势,以此喉襟。
望不重无以镇服兵戎,任不专何以收召豪杰?
已试金汤之效,揭为牙纛之威。
除目星驰,轸翼有耀。
群心风动,江汉不惊。
北门望重于莱公,西贼胆寒于老子
在此一举,可以万全。
古人兵法相传,要先制胜;
本朝国势不振,咎在议和。
安边境、立功名者徒守虚文,执干戈、卫社稷者本无固志。
决胜负近在目睫,视职守尚为蘧庐。
靖康之虽悔可追,竟捐三镇
绍兴之厥鉴不远,亦失两河。
今天下未能息兵,在江北实为对境。
已剥床而切近,宜伤弓而高飞。
外立藩篱,远设荆门之险;
内储梁栋,多收莲幕之材。
正忠义之号以齐奸民,行逗挠之法以肃诸将。
至若师旅饥馑之后,难于资粮扉屦之供。
剽掠未除,反吊民之初意;
封疆不画,失复古之本心。
兼爱南北之民,必得天人之助。
信其信先尽其在我,战不战却决于随时。
理在人心,明有同于揭日;
事掣其肘,难更甚于拔山。
往哉专制阃之权,久矣属经邦之望。
闻丝纶之沓至,知保障之必成。
韩玉汝之在陕西,朝登宪肃;
范德孺临庆府,政出忠宣
华有萼以相辉,鼓得枹而自应。
必朝奏而暮下,如春种而秋成。
萧相关中,乃能东向;
寇恂河内,孰敢北征?
果恢复之有期,徐登庸而未晚。
是为公论,岂止常谈?
某两见防秋,一皆愒日。
虽水旱相仍之极,决意抚摩;
当军旅数起之冲,强颜撑拄。
有志庶几成事,无财何以聚人?
盖尝信简册而妄论中外之事几,必先立规模而后合圣贤之用处。
稀星明月,无枝可栖;
白雪阳春,属和弥寡。
自快青天之睹,已深流水之知。
先生长者之风,修方伯连帅之职。
托名李太白,意不羡于郎官
适见管夷吾,心已归于王导
李宪交趾熙宁八年1075年12月 北宋 · 杨绘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五六三、《国朝诸臣奏议》卷一四三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三三、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一八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臣伏闻交趾猖狂,上负圣化,方议讨伐。
虽神谋睿算已决胜于千里之外,而臣不度愚昧,敢陈刍荛,出于爱君之切然也,伏乞采其狂言。
臣闻军志有之,善攻者攻其所不守,善守者守其所不攻。
今侧闻潭广易帅,修饰守备,而南闽泉、福之守未闻议焉。
虽越广然后抵闽,然虑泛海使便风,或有出其不意,亦未宜忽于守其所不攻也。
交蛮扰于南方,其于出师命将,及偏禅之选,皆西边北边之官,素号能者在行。
然臣亦虑国家锐意南讨,而忽于西边北边之备,设万一有乘虚掩不备之寇,则其忧又大矣,则亦非所谓守其所不攻之义也。
臣所谓西北之备者,非谓增兵严警,张皇其事,但阴留骁勇诸练谋虑之将,不尽遣行于南讨,庶乎有以备西北缓急之用也。
切见痈疽之医,未尝不先用托里之药,盖治病于皮肤者,必先固护于心腹,此虽医工之智,亦不可谓不知所先后也。
唯愿陛下察其先后而虑乎皮肤心腹之害焉。
臣又睹招讨副使李宪年三十五六,官已为防禦使,职已为押班,况闻有才,今仗宗庙之威灵,禀陛下之圣策,功其必成,臣愿陛下储思于他日成功之后也。
成功之后,赏爵必崇,年又未高,权又益盛,乞陛下处之得其当而已。
伏惟陛下聪闻明览,其于古今安危之机,历代与亡之辙,中贵任权之成败,不假臣缕细而述。
谨按唐宪宗吐突承璀为行营招讨使,于时白居易翰林学士上疏切谏,在其集中。
臣非不知陛下圣德神功过宪宗远甚,今李宪又止是副使,非如承璀之比。
然臣遭逢圣恩,忝在白居易之位,而又翰林学士三员,邓绾入试院,陈绎知府,本院宿直唯臣一人,则臣之荣幸又过于居易
臣不欲使唐宪宗朝独有翰林学士白居易敢言事,而陛下圣德神功过唐宪宗远甚,乃无学士白居易者,是敢进其区区。
伏望陛下赦其狂僭之罪,而赐之深思远虑。
乞窜放李宪元祐元年五月 北宋 · 刘挚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六七二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三七八
伏见内臣李宪陈乞于西京郑州居住。
臣昨者弹劾中正、用臣、得一等四人之罪,皆天下切齿以为元恶大奸者。
而陛下以天地为度,特宽两观之诛,止于夺其一二官秩,付以优閒之职。
公议郁郁,殊不厌服。
臣愚诚不欲伤陛下包含保全之恩,故未敢再三论列。
然小人之情,窥测上指,见陛下至仁,曲为贷免,便以为已无大罪。
因可以侥倖,故辄陈情。
伏缘臣子之义,一被迁降,即当皇恐奔走上道,深自推省。
岂得偃蹇不伏,自求私便?
宪之罪,在四人最为深重。
今又敢慢弃君命,诈疾免行,公然骄欺,无复忌惮。
中外愤嫉,益以不平。
伏望圣断暴宪之恶,别行窜放。
所贵国法稍正,而陛下威令稍行。
以戒欺君罔上之人。
〔贴黄〕臣奏谓等事状比之甘承立,其罪尤重,而行遣不同,缘国法施于小官而不行于权臣。
是政令二三也,则何以服天下?
又敢偃蹇自便,慢陛下之命。
伏乞照会比类承立事理施行。
论遣李宪措置边事熙宁九年十二月 北宋 · 蔡承禧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八一○、《宋名臣奏议》卷六三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二九二
臣伏睹诏除内侍省押班李宪秦凤路计议措置边事,其一路将领皆取约束。
臣等伏见艺祖之朝,中官不过给使太宗使以黄衫给事禁中。
方是之时,四方可谓多事,以不称之才,而天下士民罔不服从,以之兴大统,传后世。
逮唐之晚,乃以吐突承璀招讨处置,而侍从之官论奏不已。
宪宗屈天下之议而用之,终以无功而罢。
盖一方之警,欲以扰一路为难,以天下之力,治一小警为至易,此理顺故也。
理顺则无远而不从,理屈则虽近而不服。
熙州小警,大不过觊幸朝廷之爵禄、岁时之赐与,小不过欲以劫掠本界仓廪牛马。
况封疆之臣,所聚者一路之勇,所用者一路之智也。
夙夜砥砺,欲以捐躯命而承德音,乃使潜气屏息,以顺适奄尹之指令乎?
臣等又闻「名言兹在兹」,茍有兹事,必在兹义。
今虽委曲傅就,更为「计议措置」之名,其实使一路将领出于指麾,乃是行招讨经略之职。
欲以厚诬议者,安可得乎!
况今天下之广,士民之众,岂无一辈,而顾必用之,何示天下以不广哉!
伏望朝廷鉴艺祖太宗之所以裁抑中人,业成若此,念唐宪宗之所以崇用之,而功卒无成之若彼,明所与以称所施,天下幸甚。
论遣李宪措置边事第二状熙宁九年十二月 北宋 · 蔡承禧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八一○、《宋名臣奏议》卷六三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二九二
臣近具章疏,论列李宪不合充秦凤路计议措置边事,悉陈区区之愚。
陛下赦其狂瞽,开纳听受,至今未奉指挥寝罢。
臣自度智谋愚下,讷于辞说,不足上回宸虑,此事实系国体重轻,贻训将来,不可遂已。
臣语直辞拙,言不达意;
以敏给辨慧,能当陛下之意。
臣进见开陈有时,不能尽事情万一;
朝夕得侍清光,详复巧说。
臣孤立,无蜉蝣蚁子之助;
内外之人,观望称美,以为才能,势不均敌。
而臣独冒万死,拂上旨,惓惓若此者,岂为臣一身之计;
重念祖宗基业之难,而臣陛下识擢奖怜,使之尽言,不忍缄默,自同众人。
惟陛下留神而熟思之。
论遣李宪措置边事第三状熙宁九年十二月 北宋 · 蔡承禧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八一○、《宋名臣奏议》卷六三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二七九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二九二
臣自闻诏除内侍省押班李宪秦凤熙河计议措置边事,臣两有论列,未奉圣旨指挥
臣窃以陛下通知古今,明晓治体,非不知中人之出为害政,中人之柄兵不可示后世,而必欲使之者,非以其便敏能适于旨令欤?
非捷给能有以应对欤?
非以在熙河曾经行伍之间乎?
此圣意孜孜果于用之,欲以救生民一时之患,而忘其可虑之远者。
臣故仰服陛下垂意于一世之功矣,然而便敏似才,捷给似智,又曾经行伍,必以为有功,臣请言便敏之害于政者。
夫中人之出,务于集事,而不度事之浅深,一概以束下为能。
既居两路经略使之间,则必以陛下之威气,使两路经略使不敢议其可否。
纵事有未便,则无敢言者矣;
无敢言者,则虽有害于边防,陛下无由而闻矣。
臣请言捷给之害于事者。
陛下深居法宫之中,群臣进见以时;
以亲侍陛下,言之亲莫如,日侍左右莫如,其为谋固已易于信从,而又尝历熙河,其性慧巧,必能有以投陛下之意。
其所言于边防有害,则陛下虽圣明,悉知之乎?
宪之熙河,谓之有功也,岂宪之独能然哉?
上有大帅,下有偏裨
熙河军吏以陛下俾亲信之出也,有功必推,其无功,敢议以闻上乎?
能累积以至此,岂宪之必能然哉?
而以陛下之明圣,必有以照亮,而未肯遽易者,岂非出此乎?
臣有一言,望陛下少垂清虑,复之熟之。
陛下今命诸路之帅、都副总管,以为可以任边矣;
今差将官正副七十馀人,以为可以将领矣;
至于小郡列堡,而以才武名者不可胜数,小有事宜,岂无一人可任者?
至以中人为专帅而临制两路,虽曰计议,又带措置之名,西夷闻之,岂不轻视中国乎?
况今秦凤熙河之凋敝,常俸自已难给,而又一二十指挥之兵以食之。
鬼章者如闻潜已遁去,臣恐虑无功,又别生边事以邀觊。
伏望圣虑特回德音,以慰安中外,天下幸甚。
凡今得侍左右,皆有以将顺,而臣独仰拂宸旨,岂臣之所欲哉?
惟陛下思之。
干冒宸旒,不胜万死。
归舟已具李宪楼仓有约盗贼梗道见避乱者可怜 其一 1236年 南宋 · 戴复古
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:江西省新余市
岁律又云莫,临风咏式微。
两台方有约,一棹未成归。
夜宿三家市,天寒百衲衣。
豺狼当道路,鸥鹭亦惊飞。
归舟已具李宪楼仓有约盗贼梗道见避乱者可怜 其二 1236年 南宋 · 戴复古
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:江西省新余市
仓猝抛家舍,遑遑走道涂。
依山结茅广,摘草当园蔬。
老稚朝朝哭,生涯物物无。
避军兼避寇,何日得安居。
李宪仲哀词,并叙1085年 北宋 · 苏轼
 押旱韵 创作地点:河南省商丘市
同年友李君讳惇字宪仲。贤而有文,不幸早世,轼不及与之游也,而识其子廌有年矣。廌自阳翟见余于南京,泣曰:吾祖母边、母马、前母张与君之丧,皆未葬,贫不敢以饥寒为戚,顾四丧未举,死不瞑目矣。适会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当归阳羡,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,辞之不可。乃以遗廌,曰:此亦仁人之馈也。既又作诗,以告知君与廌者,庶几皆有以助之。廌年二十五,其文晔然,气节不凡,此岂终穷者哉。
大梦行当觉,百年特未满。
遑哀已逝人,长眠寄孤馆。
念我同年生,意长日月短。
盐车困骐骥,烈火废圭瓒。
后生有奇骨,出语已精悍。
萧然野鹤姿,谁复识中散
有生寓大块,死者谁不窾。
嗟君独久客,不识黄土煖。
推衣助孝子,一溉滋汤旱。
谁能脱左骖,大事不可缓。
李宪贺检法厅生芝草(时三府狱空) 宋 · 张守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七八二、《毗陵集》卷三
至仁善贷,丛棘屡空;
和气发祥,灵芝毓秀。
吐柯甚异,按牒鲜闻,事越往初,庆传遐迩(中贺。)
窃以画于衣冠而民不犯,独称圣帝之时;
德至草木则自生,式著前贤之训。
眷东南之袤广,称吴越之浩穰,俗习悍顽,人轻抵冒。
故庶狱罕闻于衰息,而比年数记于空虚。
曾是会稽,亦无留讼。
本圣神之钦恤,格天地之休嘉,故兹璀璨之英,发于详谳之所。
盘根磊砢,耸干扶疏,焕金彩以陆离,零露华而沾湑。
究观黄泽,自符火德之昌;
式遘诞弥,仍表椿龄之茂。
历稽青简之载,故多朱草之珍,铜池尝记于九茎,山涧亦誇于三秀。
曾未有当圜扉鞠草之后,见华渚流虹之时。
实掩前闻,亶为盛事。
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道高太极,泽被绵区,徽功协于登三,治具明于画一。
好生之德,蠲察察之繁文;
长发其祥,显煌煌之上瑞。
用集封峦之庆,益光载籍之书。
臣愧无明敏之才,获际熙洽之运。
星占贯索,共欣千载之逢;
歌奏芝房,永播万年之颂。
望云虽远,击壤惟均。
彭孙李宪1091年 北宋 · 苏轼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九七七、《苏文忠公全集》卷七二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李宪用事时,士大夫或奴事之,穆衍、孙路至为执袍带。
王中正盛时,俞充至令妻执板而歌,以侑中正饮。
若此类,不可胜数。
彭孙本以劫盗招出,气陵公卿。
韩持国至诣其第,出妓饮酒,酒酣,慢持国
持国不敢对。
然尝为李宪濯足,曰:「太尉足何其香也」!
以足踏其头,曰:「奴谄我不太甚乎」?
在许下造宅,私招逃军三百人役之。
予时将乞许,觊至郡考其实,斩讫乃奏。
会除颍州而止。
与利路李宪大正劄子(一 淳熙十二年 南宋 · 周必大
 出处:全宋文卷五一一二、《书稿》卷一二
某窃以霜冬晴凛,恭惟提刑判院按部雍容,台候万福。
数勤书翰,不胜慰感。
远方法禁素弛,得贤使者一洗旧弊,列城受赐为多,非特席逸也。
忠勇军比平民须稍宽假,他日乃可责其用命。
今委田世雄帅府,稍加料理,未审当否?
田在金州,或谓猛于治盗而赈济有功,如此则与漕司所按不同。
姑酌其中,付以戎事,更望因会勉以凡百谦退,志其大者远者,甚幸。
庞守所论西和草料钱极有理。
监司总领视州县为一家,民力自然稍宽,不然上下督迫,其害不在今日也。
王朴所陈甚详,然未敢径行,当委所属相度,正恐悠悠耳。
使司所当为如酒场之类,自宜力与改革,以副临遣之意。
如博易抽差等,不妨具奏。
上于远方利病惟恐不闻,纵有不悦,岂能胜公论耶?
奴儿结事备知本末,大石林牙无能为也
禁铜钱,三省屡画旨,其施行颇峻,自此必须少戢。
军器物料旦夕当行下,修关立炮,所宜详审。
盖彼常疑我掩其不备。
若一切不问,缓急又将失备,计常与才元侍郎及军帅议之。
军粮折估,见作措置。
其他凡可垂教,毋惜谆谆,并不敢泄也。
馀冀保爱,以需召节。
与利路李宪大正劄子(二 淳熙十二年1185年 南宋 · 周必大
 出处:全宋文卷五一一二、《书稿》卷一二 创作地点:浙江省杭州市
某相望悠缅,每患音驿之难继,但极驰企。
辟一二属官并南平倅皆已施行。
换钱引限众论不一,更与制司熟议为佳。
西府曲折前已遮护,毋虏毋虑。
叙州乃沂公姻家,制帅所以芘存之。
冯卿人多称誉,若私其乡党至误公家事,此今日大害,虽贤者不能免,可叹可叹!
李宪右武卫上将军致仕不当奏元祐六年八月 北宋 · 孙升
 出处:全宋文卷二○二三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四六四
宪方在罪责,乃加恩礼,使之致仕自便。
臣恐开此一端,今后罪流窜之人,皆以疾请致仕,则是王法不行于有罪,将何以为国?
代回江西李宪珏启 南宋 · 李刘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二八五、《梅亭先生四六标准》卷二五
制五刑以即天,已惭占笔;
居四民而时地,猥使代庖。
谅皆皇华之光,密有蔽芾之荫。
恭惟某官遍持三节,荐历诸司
方赤子之弄兵,金坚蔓炽;
赖绣衣之持斧,风动草披。
仁远及于一廛,官躐升于八座。
某水焉得北,日已薄西。
总余辔于扶桑,安知饬化;
集王事于苞栩,愿见劳还。
代回夔路李宪𡉙 南宋 · 李刘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二八五、《梅亭先生四六标准》卷二五
奏最涪江按刑巫峡
于蕃而历四国,所去见思;
察州而奉六条,其有所试。
恭惟某官分辉井络,擅秀岷峨
名父子之天资,玙璠之器;
难弟兄之家学,金玉其相。
环辙久之,褰帷晚矣。
惟良折狱,何择非人。
送以《礼》《乐》而有光,既深简在;
编之《诗》《书》而无愧,愿益周爰。
某跂远莫前,贺成已后。
三巴疏凿,虽莫瞻绣斧之持;
六辔驰驱,犹愿谨衣篝之护。
潼川李宪除夔 南宋 · 洪咨夔
 出处:全宋文卷七○○四、《翰苑新书》续集卷一三、《启隽类函》卷八八
自天出綍,易地褰帷。
家人有严君焉,旧膺此选;
《皇华》遣使臣也,今世其官。
虽曰因避亲之嫌,亦见善继人之志。
夔藩幸甚,梓部骇然。
某官器重以周,材宏且毅。
与人忠而执事敬,见善明而用心刚。
四国于蕃,茂甘棠之蔽芾;
六辔如组,讶苞栩之倭迟。
曾未暖席之间,倏有改辕之命。
西蜀之门户,倚三峡为咽吭。
昔先正保衡,于此展澄清之志;
今命汝大正,庶乎体钦恤之心。
遥知叱驭而驱之,会有解印而去者。
忠信缺矣,蓄积缺矣,暂劳霜节之驰;
钱谷几何,断狱几何,伫对九宸之问。
某方依云覆,忽报星移。
虽难留有脚之阳春,然尚冀欢颜于广厦。
送我而入楚泽,固犹恨远山之遮;
思君而下渝州,会问讯清溪之发。
其为忻怿,罔既编摩。
论遣李宪措置边事熙宁十年五月 北宋 · 彭汝砺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一九七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二八二、《国朝诸臣奏议》卷六三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二九二
臣昔者论不当付寺人以兵,陛下以为非是,及李宪师出,果获鬼章,自洮以西,遂至无事,而臣言绌矣。
而臣之言,非以为不足以成功,所虑亦不在,故臣言自黜于疑,犹信天下之事,固有趣时而为之者,然其大纲亦不可以一概言也。
今以《周官》观之,考其数盖不及百人,而所事亦略可见,以今视之,其多少轻重何如也?
盖古者因民之有是疾,故择而任焉,非以使令之故,刑无罪之人而为之也。
彼其类非无聪明贤智,无故使以刑徒失身,废绝其类,至踰千百焉,此非先王以仁爱人之道也。
古人唯酒浆、醯醢、司服、守祧而已,其他莫与焉。
今以一道之权予之,此非先王以义制事之意也。
宪辟薛昌朝,不听,切齿扼腕,以为为腐儒所卖,自是不复回顾士人矣。
张茂则以河事颉颃作气,官属罕见其面,虽达官大吏,俯首不敢与抗,而奸诈之人稍复趋附,以侥倖万一之时。
陛下以是观之,使其有可以轻士之势,其心如何也?
且朝廷比年之役,其最贻陛下忧者洮西闽蜀,其最系议论者浚川之役。
今日之役,最为大者洮河之役。
数者皆在寺人,是陛下所爱养尊宠之士大夫,无一可属任者矣。
且彼其初非无敏健精悍可用之力,及稍任事者,则窥觎玩弄,藉蹈士大夫矣。
《诗》曰:「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」。
陛下试取汉唐以来宦官之事观之,亦足以知矣。
自古人君,方其无事之时,未见其害,则士大夫之言为不足信,亦莫之听也;
及其祸乱既作,本末颠倒,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。
自古及今,盖非一二也,惟陛下为宗社计之,不胜幸甚。
代人谢李宪举状启 北宋 · 李若水
 出处:全宋文卷四○六六、《忠悯集》卷一
读书无效,晚沐君恩;
游宦何堪,复叨公举
自知其愧,人指为荣。
窃以道义君子之本心,功名丈夫之馀事。
求有道而得有命,用则行而舍则藏。
此士大夫立己之方,亦明天子育才之意。
苟惟山仰富贵,芥视廉隅,但知摇尾以乞怜,不顾转喉而触讳,虽儿童其必笑,曾市井之弗如。
上负朝廷,下辜民吏,何以裨礼义之化,何以致职业之修?
如某者潦倒儒生,风尘俗吏。
游词场者二十载,屡玷能书;
登仕路者三四年,每虞官谤。
簿书堆积,狱讼纷挐。
惟恤为心,拟解成汤之网;
持平有法,敢私于氏之门。
不获三釜以及亲,尚赖一经而教子。
星星白发,强陪新进之游;
冉冉红尘,时引故山之梦。
岂期贤者,不废朽人,辄令樗散之馀,亦被衮褒之赐。
此盖伏遇某官家传相业,天赋英才。
富贵功名,早遇风云之会;
文章翰墨,久腾珠玉之光。
爰自揽辔以来,每以搜才为念。
虽如某者,亦寘门阑。
敢不克慎猷为,祗承教约。
少惜桑榆之景,益坚冰檗之诚。
顾父子之庸才,并蒙收录;
仰丘山之重德,当誓糜捐。
李宪(伯贤) 南宋 · 方大琮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三八六、《铁庵集》卷二二
庚子秋至建,发已斑斑。
有自武夷峰下来访者,吾团所之领袖,姓字年德皆高于人,而官称犹著榜下初注,然世之屈宁有过是?
观其貌甚泽,听其论甚劲,世岂能屈之哉?
哦诗扫竹,若将终身。
文清丞相以同升为念,移书见邀,至则李公仙矣,不汲汲相料理而必其出耶?
继之者无有拈出典故,犹畀三十年前之旧物,亦漫焉携之以归。
某每叹齐盟凋零,未尝不为执事称屈也。
会建之明有移镇命,明南辕,涉夏抵羊石,初为年岁计,今三考又一季,濡滞未有如是其久者。
重湖在望,贶赐鼎来,读其书,诵其诗,慨王泽之不流,念民生不之易,蔼乎仁义之言,可一唱三叹,而所以相勉厉者亦然。
吾辈皆老秀才,自阎闾疾苦中来,苟得尺寸,必可及物,区区谓郡无不可为,县却有难易。
故宽民必自宽县始,此牧守之责,而阃寄尤有重焉。
岭峤数千里,田极多而耕耘不甚劳,钱易得而求趁不甚难,然自城郭外往往不甚成聚落者,以滨海而港汊杂,迫山而深阻多,剽黥出没,时或有之耳。
若土与人称,处处烟火,岂不为乐郊哉?
故安氓自除盗始。
盗非徒持杖之谓,几案无非渔猎以生,犹曰公无所给,不免私有所取,其盗为犹小。
月请俸钱禄米,犹或为之,则盗臣也。
其间又有小有大,徒彼此互相指目。
自御铭训敕后,诲盗者其少儆乎!
执事以四十馀年胪唱之英,不自言其穷,乃恳恳焉念数百年涵养之民其穷至此,愤世疾贪,言之激烈,其视官高而穷民以自丰者孰得孰失?
安知世无复有如文清者,出为王言之,得尽行其所学乎?
某曩沐惠秀句与妙墨,归以誇于人。
窃计撷兰芷而语益清,对潇湘而笔益神,所得又与世孰多?
再聚未涯,愿言珍爱,以符前祷。